3月4日,市委常委、陽城縣委書記高喜全深入北留鎮、潤城鎮,調研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沁河流域古堡保護利用、文旅康養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樊西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和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先行區建設等情況。
高喜全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發展特色產業、挖掘保護歷史資源、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全力做活“山水文章”,更好更快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的強勁動能。
縣長牛琛,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張德政,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常軒勝,縣委常委、副縣長原紅海,副縣長梁凱參加調研。
調研中,高喜全一行先后來到北留鎮皇城相府蜂蜜酒廠、皇城相府景區、郭峪村、皇城相府文旅規劃展廳、海會書院及沁河潤城鎮王家莊觀景平臺,詳細了解了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沁河流域古堡保護利用、文旅康養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樊西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和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先行區建設等情況。
高喜全指出,皇城相府蜂蜜酒廠是陽城縣加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點產業,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充分利用電商、互聯網等媒介,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幫助拓寬銷售渠道,切實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要不斷改進、提升釀造工藝,大膽開拓創新,鞏固技術專利優勢,引領蜂蜜酒釀造行業標準,打造蜂蜜酒行業領軍品牌;要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開足馬力生產,釋放產能,不斷壯大企業實力;各相關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加強資源要素保障,真誠回應企業關注,支持地方企業做大做強。
高喜全指出,沁河流域古堡是重要的古建筑文化遺存,要高度重視保護及管理工作,把握好文物資源的保護、利用和傳承,最大限度保護古堡的傳統風貌、格局和文化底蘊;要統籌考慮好古堡與鎮區的協調改造,從單一的古堡保護開發拓展到整個片區、鎮區的提質改造,進一步加強周邊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以邊開發、邊修繕、邊優化規劃的方式,由點及面、循序漸進做好古堡的保護和開發;要創新思路,下大力氣研究探尋古堡可持續發展之路,結合融入現代元素,順應未來發展趨勢,尋求差異化發展,做好古堡旅游這篇文章,不斷提高古堡旅游的質量和效益。
高喜全要求,北留鎮要以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為抓手,將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等工作深度融合,因地制宜興產業,發揮優勢聚人氣,挖掘潛力富村民。要做足“共同”文章,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把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結合起來,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打造全縣乃至全省的樣板和標桿。
高喜全指出,海會書院要找準自身定位,深入挖掘書院文化、雙塔文化、佛教文化、山水文化、廉政文化,以充足的文化元素做支撐,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品牌;要將文物活化利用,講好文物故事,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的疊加效應,用現代化的平臺將優質的歷史文化宣傳出去,將珍貴的歷史文化保護好、延續好、利用好;要以廉政教育基地為依托,加大宣傳力度,用活廉潔文化資源,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為培育新時代淳樸民風、文明鄉風提供載體。
高喜全強調,打造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推動陽城縣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工作部署上來,堅定不移把握發展方向,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快速建設,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確保順利推進。要強化執行意識,緊跟市委、市政府總體規劃要求,以先行區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生態修復治理、人居環境整治、古堡活化利用、交通網絡提升、產業優化升級等各項工作,加速打造多產業集聚的區域經濟示范帶,努力實現“環境治、交通暢、文化興、布局優、產業旺、生態美”目標。(梁耀升)
責任編輯: 張婭萌